当前位置:杂志信息网 > 现代派诗三十年代现代杂志
三十年代的现代派诗歌与四十年代中国新诗派同属于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国新诗派与现代派一脉相承却又各具特色,它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表现主题、诗歌情绪以及表现手法这三个方面:一、表现主题的差异每一个文学流派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
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现代》杂志成了三十年代现代派文学创作的重要阵地,汇聚了沪、京、津等许多大城市的诗人,也集中刊发了一大批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再者,三十年代许多杂志对域外现代派文学的译介也充分体现了它的系统性.一些杂志在介绍某一位现代派作家时,常常把他的肖像,作品,生平和评论集中在一起,使读者可以获得对该作家作品全面的了解.1936年戴望舒在《新诗》的创刊号上明确表示,"在介绍一位
现代派,得名于30年代初的《现代》杂志,表现幻灭中的追求、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质朴、形式自由舒展,代表人物戴望舒、卞之琳。小诗派,多写即兴式的短诗,抒写人生的体悟、哲理的感兴、情绪的波动、景致的描写。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简论-以《现代》为中心的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形成发展在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工业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我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人的艺术风格。本文还就三十年代“现代主义”的三个艺术特征进行了阐发。
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50年代为台湾新诗三巨头,而且一直到90年代都还在担任国际笔会主席的钟鼎文(笔名番草)认为,30年代现代派在内涵上与19世纪末期发动于拉丁美洲而成就于西班牙本土的、西班牙语系的新诗运动——现代派——相通。
1935年孙作云发表《论“现代派”诗》一文,把30年代登上诗坛的一大批年青的都市诗人具有相似倾向的诗歌创作概括为“现代派诗”。其重要的标志就是1932年5月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
现代诗派:30年代的现代诗派是由后期新月派和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戴望舒是其首领,其《我的记忆》被视为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年5月创刊的《现代》杂志是他们发表现代派诗的主要园地,这一诗派也因此而得名。1936、1937年间是他们创作...
中国现代派的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1932年《现代》杂志在上海的创刊,作为现代诗歌的刊载平台,该刊物成为现代派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最早提出“现代派”概念的是当时的批评家孙作云,他于1935年发表了《论“现代派”诗》一文。
现代主义(包括汉园三诗人):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1932年《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现代派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最早提出“现代派”概念的是当时的批评家孙作云,他于1935年发表了《论“现代派”诗》一文。
论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与四十年代中国新诗派诗歌的差异本文主要从表现主题、诗歌情绪以及表现手法三个方面集中论述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和四十年代中国新诗旅诗歌的差异,以期更...
1、三十年代因现代杂志尔得名现代派的代表诗人:戴望舒。2、简介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见施先生一席谈》主要参考书目注释中文摘要《现代》杂志是年之间的一份非常重要的文学杂志,伴随着这份杂志,文坛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
1672-3996年:2012卷:000期:018页码:P.24-25页数:2中图分类:I206.6正文语种:CHI关键词:发生与发展;现代诗情;现代诗行摘要:三十年代现代诗派以杂志《现代》为阵地兴起...
初期白话诗派1917年,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1918年5月,《新青年》...
初期白话诗派1917年,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诗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
诗歌意象象征派象征诗派从中国30年代现代派的诗艺来看,显然是和中国早期象征派诗歌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的.当年《现代》主编施蛰存函致望舒:"有一个南京的刊物说你以《现代》为...
[关键词]化古化欧东方民族现代诗现实主义的演变[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6—0130—02一、现代派诗歌的发展中国新诗...
现代派诗歌即现代诗派的诗作。《现代》杂志构成了三十年代现代派文学创作的重要阵地,汇聚了沪、京、津等许多大城市的诗人群体,也集中刊发了一大批具有现代主...
第一节现代派的形成与共同特征在30年代中国诗坛上,现代主义诗潮形成不小的气势,它的鼎盛时期(约1935-1937)差不多可以与当时处于强势地位的现实主义诗潮分庭抗...